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革命精神有40多种,阐述过内涵的有20多种,此次开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教育从分为“革命斗争篇”“艰苦创业篇”“改革开放篇”“新时代伟大奋斗篇”四个篇章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
——2013年4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劳动精神历史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奋斗史。凭借着劳动精神,中华儿女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创造了光耀世界的华夏文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与自然界顽强斗争,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这正是远古时期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义,也正是在古人的辛勤劳动下,才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文解字》释:“勤,劳也。”这说明,“勤”与“劳”的意思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勤”的主体意义就是“劳”。“一生之计在于勤”、“劳则思,逸则忘,物情也”,唯有经历劳苦才能思考,安于逸豫会忘记自己的本分。勤劳,不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行为倡导,更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勤劳奋斗成为超越生存本能的价值追求,成为人性当中“善”之端,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从田间劳作到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无不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与聪明才智。
近代以来,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广大劳动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实践,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劳动者将劳动实践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以坚定的革命精神与担当精神为基础形成了革命斗争精神,为劳动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延安时期,边区遭遇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毛泽东说道,“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用品奇缺,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喝小米稀饭,盐水泡野菜,都难以维持;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而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人民开展劳动竞赛,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多种手段来发展经济,从困难走向胜利。1957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倡,“同志们,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极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参加劳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广大青年群众投身到体力劳动的战线上去。” 在建设祖国的光荣事业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不怕困难,热爱劳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用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精神的重要性。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提到,“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长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砥砺奋进,奋发图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奏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劳动精神,无论是追求人生梦想的小目标,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从根本上都需要靠全体人民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劳动来创造,靠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来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