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生命早期的青少年们本该拥有较高的生命意义感,但最近几年的研究却发现,中学生生命意义感仅处于中等水平。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生命没有意义,个体便会面对一种枯燥无味、令人感到颓废的人生。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已经危害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缺乏生命意义感也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到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缺乏生活的方法,缺乏主动建构人际关系的主观动机。因此,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十分必要。个体只有积极地寻找生命的意义,才能获得满足与快乐,也才能真正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提出了发现生命意义的两大途径,一是从社会的角度通过教育,尤其是责任教育引导人们发现生命的意义;二是从个人视角发现生命的意义: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提供工作机会,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劳动去关爱他人,在劳动中克服困难。